王樹聲(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我軍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領導人。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漢族,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創建了麻城縣第一支農民武裝,1927年參與領導麻城暴動和黃麻起義。1928年后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副師長兼團長、師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第31軍軍長、西路軍副總指揮兼第9軍軍長等職。他英勇善戰,戰功顯赫,為創建鄂豫皖、川陜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1937年3月西路軍失敗后,他身遇危難,矢志不渝,一心向黨,較后一路乞討,歷盡艱辛,輾轉回到延安,先后入抗日軍政大學和馬列學院學習。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晉冀豫軍區(后為晉冀豫邊游擊司令部)副司令員、代司令員。1940年6月,晉冀豫軍區一分為二,分別組成太行、太岳軍區,他改任太行軍區專職副司令員兼人民武裝力量動員部部長。他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愉快地服從組織分配。他說:“職務大小,都是為人民服務,我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爭名譽地位的權利?!痹诼暑I太行軍民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參加反“掃蕩”和百團大戰的同時,下大力氣抓地方武裝和民兵建設,使地方武裝同正規軍的比例由1941年的77:100上升到1942年的200:100,從而為主力部隊輸送了大量兵員。1942年秋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參加整風運動。1944年10月,任河南軍區司令員,率部深入河南敵后,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擁有300多萬人口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據地,與新四軍第5師一起在中原地區打通了華北與華中的聯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鄂西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鄂豫軍區司令員等職,為中原解放區的創建與鞏固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治委員等職,為加強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特別是武器裝備建設和軍事科研事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