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先,1907年生于湖北省黃安縣四角曹門村(今屬河南省新縣)。童年讀私塾,十六歲進麻城蠶業學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農民運動,參加領導著名的黃麻起義,堅持鄂豫邊武裝斗爭。吳煥先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的創始人之一。歷任黃安縣農民自衛軍黨代表,鄂豫邊革命委員會委員、土地委員會主席,中共黃安縣委書記,鄂豫皖特委委員,鄂豫皖省委委員,紅十二師政治部主任,紅七十三師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
1932年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時,煥先同志留任鄂東北游擊總司令。他根據省委決定主持重建紅二十五軍,先后任軍長、軍政治委員。在面對數十萬敵軍“圍剿”、物資又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領導紅二十五軍和地方軍民堅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1934年,根據黨中央指示,鄂豫皖省委決定實行戰略轉移。他率紅二十五軍沖破敵二十余倍兵力的圍剿堵截,進入陜南。他代理鄂豫陜省委書記,主持全面工作,正確制定各種方針、政策,為粉碎敵人兩次重兵“圍剿”,創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擴大紅二十五軍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5年7月,紅二十五軍北出秦嶺,威逼西安。在獲知紅四方面軍和中央紅軍北上動向后,省委毅然做出西進甘肅,迎接黨中央,北上會和陜甘紅軍的決定。紅二十五軍揮師猛進,占兩當、攻天水,連克秦安、隆德縣城,翻越六盤山,直逼平涼,截斷西蘭公路。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行動,有力地配合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北上。8月21日,煥先同志在甘肅涇川縣王村鎮四坡村和羊圈洼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二十八歲?,F有吳煥先墓位于涇川縣芮豐鄉鄭家溝村,墓前有程子華、徐向前、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領導人的紀念題詞。
(以上簡介為紅二十五軍戰史編委會所撰寫,經由胡喬木、胡繩同志親自修改審定的《吳煥先烈士紀念碑文》的一部分。)
吳煥先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我黨我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他在鄂豫皖邊區早期革命運動和鄂豫皖紅軍及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發展中,尤其是在重建紅二十五軍和領導紅二十八軍各個階段的斗爭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組織才能。他為革命英勇奮斗,不怕犧牲,運籌帷幄 ,指揮于前沿。他對黨忠誠,革命意志堅定,無論在任何險惡的形勢下都能保持不屈不撓的革命氣節。他才華橫溢,思想敏銳,極有遠見,富有創造精神。他關于黨的建設、政權建設、土地革命以及軍隊政治工作方面的思想和實踐,為我黨我軍制定一系列的路線方針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他作戰英勇,指揮若定,正如許多紅二十五軍老同志回憶的那樣:“ 跟著吳政委,就能打勝仗 !” 他領導紅二十五軍縱橫馳騁,轉戰千里,戰功赫赫。他光明磊落,堅持原則,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榜樣。他虛懷若谷,胸襟坦蕩,平易近人,是聯系群眾的楷模。